(經濟日報/邱文仁) 2007.03.08 
 
 
我不擅長球類運動,對任何圓的東西都束手無策,不過,我卻認為「撞球」很妙。明明瞄
準其中一顆球,但入袋的可能是其他球,甚至不只一顆球入袋。這種贏球邏輯,很像行銷
人的思考。

最近推出的「第二屆LEXUS校園商業個案競賽」,就符合我所觀察的「撞球理論」,不但
有行銷效果,也具有社會意義。LEXUS以「完美,如何行銷」為題,祭出高額獎金,讓學
生參與LEXUS Hybrid -RX400h 2007年上市計畫。這項個案競賽,不僅吸引幾百支隊伍參
加,活動網頁更創造十幾萬瀏覽人次,新車款還未上市,就已經做了漂亮的暖身。

至於社會意義,首先,這項競賽提供大學生實習機會,讓他們可以先體驗職場的操作,鍛
鍊思考力及執行力,藉此將所學和職場接軌。 其次,不管有沒有得獎,有了這項資歷,
未來可為履歷表加分。

這個案子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,替企業培育品牌經營人才。求才若渴、先知先覺的大企業
,已經體認到光是「爭取人才」是不夠的,而投入心血「培養人才」。企業透過企劃競賽
、招募實習學生不僅有助於培育人才,也可以凝聚人才對企業的認同感。LEXUS透過校園
個案競賽,未來將更容易爭取到優質的品牌行銷人才。

當然,脫穎而出的企劃案,還可以供新車上市時的行銷參考。

這一竿,四顆球進洞,所以「漂亮」。

另一個精彩的案例,是台灣微軟的未來生涯體驗計畫。台灣微軟從前年開始,每年提供約
100個名額,以一整年的照護計畫、實戰的工作演練機會,幫助大學生了解個人興趣與潛
能,並提早準備未來所需的工作技能。兩年多來,已經培養數百位表現優異的學生,藉此
將微軟最自豪的人才培育方法回饋社會。

台灣微軟致力在各大學推動此計畫,不只為公司本身,也為社會培養了人才,更重要的是
,這個耗資不菲的未來生涯體驗計畫,提升了大學生對微軟這個品牌的好感度,在今年的
社會新鮮人票選「畢業生十大夢幻企業」調查中,台灣微軟成為唯一進榜的外商公司。

我負責104人方銀行行銷,剛開始,預算不多,我必須運用「撞球理論」,一舉數得。例
如,我很喜歡研究就業市場的供需落差,或赴大陸求職者消長等,一旦看出端倪,就可以
寫篇新聞稿發表。之後,這篇新聞稿可能會引起傳播和討論。累積到一定的量,同質性高
的文章可以集結出書。當然,這些資訊也是我演講的素材,因此我多了講師的身分。這個
過程,是以知識產出為起點的「撞球行銷」。

不過,著眼於知識產出的「撞球行銷」,須注意幾點。首先要有「趨勢性」的內容, 否
則老調重彈,不會引起迴響,撞球也打不出去。其次是資訊「正確性」,樣本及資料有問
題,所導引的結論便無權威性可言,甚至貽笑大方。提出論點的「時效性」,當然也很重
要。例如,每年7、8月,打工市場的觀察、大學選志願的建議,都是季節性的話題。

所以,行銷人打出的「第一竿」要瞄準方向,力度要對,如果「姿勢漂亮」就更酷了!就
因為行銷像打撞球,我才覺得行銷真是好玩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